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机构 高管简介
旗下产业
设计咨询 工程建设 售电运维 教育培训 文旅农康
荣誉资质
企业资质 业务范围 信誉建设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集团动态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滚动新闻 招标公告 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致新员工书 员工风采 名称由来 大事记 教育培训
案例展示
工程业绩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国家电网大力推动能源转型:更清洁 更高效 更智慧

作者: 日期: 2020/11/11 16:54:48 来源: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梦想。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树立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推动能源转型的实践,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战略目标,打造绿色、智慧、安全的现代化电网,走出一条电网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创新之路,为美丽中国赋能。

更清洁——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做能源革命践行者,助力经济“绿色复苏”

大美青海,绿意盎然。5月9日0时至8月16日24时,青海电网连续100天对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1个乡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及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实现用电零排放。

张北坝上,风机转动。通过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每年将有超过7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送至雄安,为未来之城增添动能。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1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20%,超过全球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前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承诺。这意味着今后较长时期,我国清洁能源都将快速发展,终端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将持续提高。

大体量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增长,对能源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张安全、绿色、高效的大电网至关重要。

在电网侧,公司持续优化电网布局,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一条条重点工程在中华大地屹立,一座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投入应用,大电网骨架越发强壮,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目前,公司已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累计投运“十三交十一直”特高压工程,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

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于今年7月启动送电。这项工程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将西部清洁电力源源不断输送到1587公里外的华中负荷中心,每年输送清洁电能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煤1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80万吨,这一切均有赖于以特高压网架为基础的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增强了我国能源资源配置实力和底气。电网产业链延伸出的带动作用也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持续释放动能。

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期年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约1.5亿元;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带动设备生产规模约120亿元,相关产业投资超700亿元;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预计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200亿元;国家电网“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预计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

茫茫戈壁滩上,浩瀚的沙海边缘,近900千米的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巴基斯坦国家电网最高电压等级历史性达到660千伏。

一面是国内电网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实现复苏,一面是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公司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电网发展扩大内需,引领产业链升级,保障供应链安全,同时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积极稳妥“走出去”,深化国际合作,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大国重器”的综合价值。

公司发挥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成功投资并运营境外骨干能源网资产,12个海外投资并购项目保持稳健运营,带动我国高端电力装备产业在更大范围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更高效——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美好生活充电

电网一头连接着能源生产,一头关系着百姓冷暖。数据显示,11月3日,公司全面完成2020年北方15省份10248项“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任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当前,电能替代已成为我国防治大气污染、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

在能源消费领域,绿色电能奔涌四方,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飞速发生。公司着力提升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的占比,围绕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电力供应与消费、家庭电气化五大重点领域,大力推行电能替代,让人们获得“天蓝、地绿、水清”的用能体验。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国家电网大力促进新能源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工程应用全球领先的±5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有力促进新能源消纳,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140亿千瓦时,将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史上首个100%清洁能源供电的奥运盛会。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综合采取技术升级、扩大联网、优化调度等措施,持续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经营区域新能源并网装机超过4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86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97亿千瓦,新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7.3%,国家电网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最大的电网。

出行绿意正浓。今年4月,乘“新基建”东风,公司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今年将新增充电桩7.8万个。这为正值复工复产关键时刻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强心剂”。

多年来,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领域,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充电网络布局向乡村延伸;构建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积极破解小区充电难题,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车网互动(V2G)模式。

视角延伸至航运繁忙的河道,交通电气化、清洁化的实践从陆路拓展到水路。公司将港口岸电作为电能替代重点领域,助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

从重庆到湖北宜昌的华夏神女2号游轮每周二凌晨靠泊三峡坝区秭归港。岸电的清洁与便捷受到船员们的欢迎。公司全力打造了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解决了长江岸电水位落差大、离岸距离远的难题,实现了三峡坝区核心区77千米内岸电设施全覆盖。

电能替代领域从岸电向更大范围延伸——长江流域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货船“中天电运001”在江苏常州成功试航;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94个重点项目开辟办电绿色通道,打造全电园区。

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形成,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截至今年7月,公司已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7万个,替代电量79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消耗4.4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90亿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污染物2.51亿吨。

企业不仅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电能替代在工业、物流、城市建筑等领域的纵深拓展,衍生出新的服务模式、产品形态。国家电网也在新的经济生态中探索形成了“供电+能效服务”,致力于促进全社会能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更智慧——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数字蕴藏怎样的能量?据统计,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已提升至36.2%。如何用好数字、做好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答题。

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顺应数字化浪潮,充分挖掘电在发输配用各环节中的数字属性,让电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场域中释放出更多的发展潜力。

滔滔大河,奔腾向海。在甘肃,数字化黄河生态保护电力监控平台能识别排污企业、重点监控生态红线企业、污染减排规划融合及与重大风险源应急联动等,可辅助政府部门管控黄河流域重点企业排污情况,助力生态环境治理。

枕水同里,融入未来。11月3日,位于江苏同里云梨路的“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工程”庞东中心站完成首批交直流设备安装,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具有多电压等级的直流配电网,满足客户高可靠供电、绿色用能和直流供电需求。目前,15项世界领先的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在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亮相。如今的同里,是未来城市能源变革的方向。

古老乌镇,于今日新。11月23日,这里将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从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到如今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保电技术逐步升级,创新元素持续更新,电力供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都已经有了更加智慧的印记,各类电力应用场景让水墨古镇走入“云端”。

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窗口望去,公司科技创新元素正渗入庞大而又系统的网络中,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遵循。

公司以更高站位和更大力度推进自主创新,打通人才链、创新链、技术链、价值链、资金链,努力实现核心技术、体制机制、开放合作、人才队伍的突破。

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公司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全面启动实施“新跨越行动计划”,推出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内生动力的若干举措,形成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框架,部署“五个全面”的任务,在重大技术攻关、深化科技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了一系列货真价实、含金量高的实招硬招。

瞄准前沿领域的“大热门”。公司制订实施区块链、人工智能、北斗等新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计划,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领域;聚焦社会治理“小网格”,电网科技创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妙招,把惠民、利民、便民作为落脚点。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公司聚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以电为中心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拓展数字增值服务和衍生业务。

作为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互联网主入口、集成27家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的“绿色国网”,将为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相关主体赋能,促进综合能源服务生态线上线下融通发展,实现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共建共享共赢。

能源转型是一场深入的革命,电力行业是关键领域。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大的范围,公司转型的步伐在加快,实干的力量在凝聚。以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方向,国家电网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能源转型美好未来,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安徽建设公司_42.jpg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港汇广场A座1101-1120室 电话:0551-65579619
ICP备案号: 皖ICP备1801566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