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民俗”中国微雕大师张长江竹文化研讨会在东郡温泉山庄成功举办
作者: 日期: 2025/5/9 16:49:44 来源:5月4日,由安徽省民俗协会主办,安徽睿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庐江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的“竹与民俗”中国微雕大师张长江竹文化研讨会在东郡温泉山庄圆满举行。来自全省的作家、民俗学家、文史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竹文化在民俗中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
参加“竹与民俗”研讨会人员还参观了位于白湖镇独山景区的张长江微雕陈列馆。馆内陈列的精美微雕作品,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微雕大师张长江精湛绝伦的技艺,对他在竹文化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与贡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研讨会由安徽睿明集团董事长朱义安主持。著名微雕大师张长江首先发言,他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分享了多年来在竹艺创作道路上的探索与感悟。从最初与竹结缘,到不断钻研创新,张长江凭借着对竹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创作出竹刻、竹雕、竹画、竹书法、竹编、竹工艺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在中国微雕界独树一帜。
作家、民俗学家、省民俗协会会长王贤友在发言中,深入剖析了竹在传统民俗中的多重象征意义。研究证明,中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他提到,竹子不仅是“岁寒三友”“四君子”之一,代表着坚韧、高洁的品质,还在诸多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春节时的爆竹驱邪、南方部分地区的竹崇拜等,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文史专家、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束文龙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述了竹文化的发展脉络。他指出,从原始社会竹子被用于制作生活器具,到商周时期竹编工艺的初步发展,再到后世竹子在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竹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始终,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
诗人、省民俗学会党支部宣传委员张雪冰,作家、省民俗学会学术委员王世玉,作家、省民俗学会党支部委员曹梦贤,画家、省民俗学会学术委员周胜,民俗专家余亮亮等也纷纷发言,围绕竹文化在民俗传承、文学创作、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庐江是竹资源大县,竹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传承、开发与利用。
庐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何海生在会上表示,庐江县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张长江大师的竹文化艺术为庐江文化事业增添了亮丽色彩。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挖掘和弘扬竹文化,推动庐江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吴明亮也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表示将积极组织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和整理竹文化相关的民俗资源,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贡献力量。
研讨会结束后,朱义安董事长亲自讲解,带领参会人员参观了东郡温泉山庄照壁山生态百果园。大家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继续交流探讨,意犹未尽。
此次“竹与民俗”中国微雕大师张长江竹文化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竹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俗文化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竹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撰稿:朱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