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327农场,坐落在黄屯老街的庐南川藏线上
作者: 日期: 2025/6/24 17:09:59 来源:沿着黄屯老街一路向南,茌庐南川藏线蜿蜒的美景中,静静地坐落着一处充满神奇的世外桃源——327农场。这里不仅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更融合了自然生态与人文风情,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田园画卷。
黄屯老街有着1600多年历史,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追溯至东汉末年,这里曾是黄穰屯兵起义的重要之地,金戈铁马的故事虽已远去,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却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老街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韵味,青石板路、古老建筑,无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而黄屯大饼、米饺更是凭借独特的风味,登上了央视4频道,让全国人民都领略到黄屯的美食美味,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327农场,便依傍着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在铜盆山脚下悄然扎根生长。占地400亩的山水田园,宛如一幅生态农业画卷将徐徐展开,精心规划为多个特色区域,每个区域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生态农作示范区是农场的核心区域,占地达300亩。这里栽种着优质无公害有机水稻与各类蔬菜,四季智慧大棚更是展现出农业科技与自然规律的完美融合。春日,大棚内生机盎然,人们可以前来采摘鲜嫩的蔬果,感受大自然孕育的希望;盛夏,迎来丰收的喜悦,金黄的稻谷、绿色的蔬菜,诉说着耕耘的回报;秋季,是播种的时节,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来年的收获;寒冬,大棚内依旧温暖如春,瓜果蔬菜飘香,为寒冷的季节带来一抹别样的生机。在这里,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农业生产的魅力。
农耕研学区占地20亩,是传承与体验农耕文化的绝佳场所。沉浸式农耕文化博物馆内,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传统农耕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复原的古法灌溉系统,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依靠智慧与勤劳灌溉农田的年代。共享种植区域更是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农耕乐趣的机会,亲手播种、浇水、施肥,看着自己种下的作物茁壮成长,那份喜悦与成就感油然而生。在这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实践中学习农耕知识,感受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垂钓区是一片宁静的休闲胜地,约3亩的生态池塘内,放养着10余种野生鱼、龙虾、黄鳝、泥锹、龟、鳖等。这里提供渔具租赁服务,游客可以悠然自得地坐在池塘边,享受垂钓的乐趣。钓到的鱼还可以交给农场代加工、烹饪,让游客第一时间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临水茶聊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坐在水边,品一杯香茗,与朋友畅谈,感受岁月静好。此外,农场还贴心地提供炊具,游客可以在塘边自己动手烹饪鱼鲜,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与乐趣。
餐饮民宿区则为游客打造了一个温馨的住宿环境。40多间改造后的农舍,保留了农家小院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的舒适与便捷。在这里,游客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古树下,一杯现磨咖啡,伴着青山竹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夜晚,伴着满天繁星入眠,体验山水田园间慵懒惬意的农村生活。
时光记忆长廊,更是327农场的一大特色。这里展示着老327地质队人存留的一些老照片,讲述着六、七十年代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故事。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激情的岁月,展现了地质勘探队员们驻守深山探矿找矿的开拓精神。如今,327农场将这种精神与新时代的农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出“农耕 + 文旅 + 地质勘探 + 知青文化”四位一体的独特模式,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一代地矿人的奋斗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327农场,以400亩即将展开的生态画卷,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现代旅游完美融合。在这里,既有黄屯老街千年的历史底蕴,又有生态农场的自然之美;既有农耕文化的传承与体验,又有地质勘探、下放知青一代人的追忆与感悟。它是人们逃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之地,更是一处能让人心灵得到滋养与慰藉的诗意田园。无论你是渴望体验田园生活的都市人,还是追寻历史文化的探索者,327农场都将以它独特的魅力,为你带来一场难忘的旅程。
撰稿:朱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