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机构 高管简介
旗下产业
设计咨询 工程建设 售电运维 教育培训 文旅农康
荣誉资质
企业资质 业务范围 信誉建设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集团动态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滚动新闻 招标公告 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致新员工书 员工风采 名称由来 大事记 教育培训
案例展示
工程业绩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售电公司心声:增值服务 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 日期: 2019/3/26 9:58:05 来源:

售电+传统电力业务 抢占既得利益并不容易

所谓的“售电+”,更多加的是电力相关的或相近的行业,尤其是能源领域。比如电力运维、电力工程、电力物资,还有光伏、储能、碳交易等。电力运维、电力工程、电力物资应属于电改前已有项目,有的企业已经经营有道,有的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了。准确的说,电改以后应该是电力加的售电。重资产加轻资产比较好加,资产加技术加渠道,再加售电更像是水到渠成、锦上添花。类似的电力加售电型的售电公司南网和国网各省都有,而且加了以后售电业务经营的比较好。当然也有加了售电以后不成功的,感觉困难重重,也属正常。

“售电+”方面,有早期广东经营售电比较成功的向全国扩张,由售电增加了电力和新能源业务。他的困难点在于电力业务相对来讲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客户、业务、关系、市场都已经比较稳定,新人忽然进入这个市场,一时半会儿想融入进来、插进一只脚、分的一杯羹,难度不小。电力市场本身大家已经感觉到越做越难做,何况一个新人哪!电力市场的投入有技术团队、施工队伍、营销团队、运营团队,背后有的还有生产制造、产品研发等。当然,能做后端生产制造的售电公司应该是少之又少,但是能做前端的工程类的也不容易。所以,没有资金、人才、技术诸多条件支撑,想做这方面的“售电+”也是得好好掂量掂量。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是价差和增值服务,大多数增值服务还是原有的传统业务的延伸,开展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分布式光伏业务随着5.31之后补贴的退坡比较艰难;代运维主要是线下做,需要有落地团队,落地团队拓展起来边界成本比较高,快速扩展的模式不如线上;电力工程基本都是存量业务,增量业务很多都是电网的三产公司在做,要抢占市场份额比较难,要盈利并不是特别容易,除非本来就是做电力工程的,把业务拓展到售电这一行。即使是这样的公司,因为是线下业务,也很难推广开来,只能在电力公司覆盖到的范围,要扩展的话需要多个地方,多点开花去整合资源。“现在来看稍微比较好的,是多能源管理、节能改造等业务,但同样是线下业务,需要一家家跑,成本也很高。另外这方面的人才稀缺,没有哪个高校有节能专业,都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做出来的,真正有能力做好节能的队伍很有限,小一点的企业培养这样一支团队成本也比较高,必须要有大量的用户基础,挑合适的项目去做,不能都做。”

售电+新能源业务 市场不稳定形成利润需要时间

还有一种新能源目前是有售电公司在尝试,也有在践行的,就是光伏、储能、碳交易、微电网等。说到光伏,无论是售电公司在做的,还是专职做光伏的公司,想必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原因就是2018年5月31日,政府一道禁令,国家补贴全部取消,无论是分布式的还是户用的。这一刀下去,无数的企业瞬间被击倒,业务几近瘫痪。虽然今年以来有政策松动的迹象,但是,光伏项目的大量投资、项目的超长周期回收、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不稳定性、光伏企业大量的人力成本、市场的鱼龙混杂等,都让涉足企业感到举步维艰、举棋不定。

储能、碳交易、微电网等项目也都于光伏项目类似,要么是超投资,要么是超人力,要么是超技术,都不是“省油的灯”,都不属于“小快灵”。说白了,一般的售电公司想玩这些都不容易。曾经有一个段子,马云问王健林,一个企业转型一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王健林说,转型那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我们不准备付出太大的代价,代价太大了我就变穷了。从这个段子来讲,“售电+”和“+售电”,都类属于转型,既然是转型就要付出代价和风险,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并有一段时间的煎熬期。

对于很多售电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也是无奈之举。“多元化的增值服务,确实可以成为利润点,但在实际执行中,多数增值服务需要线下落地,成本投入较大,很多独立售电公司实际上是无力承担的。选择跟用户所在地的服务商合作可以是一条路,但其实也不容易,售电公司的用户可能分散在省内各个地方,而不同地区的服务商可能不是一家,不同的增值服务又有不同种类的服务商,所以售电公司要整合这些资源难度很大,并且售电这种模式能够提供的用户粘性实际上是有限的,能否凭借售电合作关系来说服用户选择自己推荐的合作服务商,也是要打问号的;部分实力较强的售电公司会选择自己成立各类增值服务对应的团队,布局数据服务、节能、分布式新能源、电力工程、代运维等业务,但主要还是以市场扩张为主,要形成规模化的利润还需要时间。”

“售电+”需要更多创新探索

那么,还有没有一般的售电公司可以加的项目呐?

其实,这是目前很多有电量交易、又想增加营收项目、又不想太多资金和人力投入的售电公司的诉求。最好的方式就是只做居间,不做资产。居间的项目有很多了,上面提到的都可以来做。只是要有学习精神和能力,要吃透摸清居间项目的技术要点、营销模式,并要与上游企业或投资公司订立好居间合同,争取到该有的利益,不能活儿介绍了最后却被人家给甩了,落得个人财两空。还有就是居间项目满天飞,但是真正好的项目早就名花有主了,不算太好的项目操作起来难度又大,忙活了一大顿项目却做不成的都有。

“售电+”,可以加,应该加。只是每个售电公司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和能够驾驭的了的项目,这一点很重要。除了电力和新能源,有的售电公司另辟蹊径,寻找热、气、水处理、环保等项目,也不失为一种创新的探索。笔者接触到的一家售电公司,客户是做水处理的,他们就向这家公司学习然后发展其他客户的水处理业务,也有了很不错的经营业绩。

电改是新生事物,售电也是新生事物,售电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地学习、借鉴和总结,方能行远。售电的路子还很长,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港汇广场A座1101-1120室 电话:0551-65579619
ICP备案号: 皖ICP备1801566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