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机构 高管简介
旗下产业
设计咨询 工程建设 售电运维 教育培训 文旅农康
荣誉资质
企业资质 业务范围 信誉建设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集团动态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滚动新闻 招标公告 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致新员工书 员工风采 名称由来 大事记 教育培训
案例展示
工程业绩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探索与实践·重庆篇

作者: 日期: 2019/5/10 10:44:34 来源:

5月8日,重庆市“网红”打卡地洪崖洞游人如织,颇具巴渝特色的吊脚楼在灯光映射下如梦如幻。“现在就算渝中半岛突发电路故障,从发现到解决问题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不影响游客观看洪崖洞的夜景。”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渝中营配协同工作组运维管理专责杨云飞说。这得益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探索实行的智能配电房运维模式。该模式可替代传统人工巡检,也将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项目“重庆山地城市中央商务区智慧用能综合示范工程”中应用。

国网重庆电力积极响应全面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部署,编制完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总方案和11个子方案,有序推进82项任务。该公司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因地制宜开展重庆山地城市中央商务区智慧用能等7项示范工程建设,塑造山城智慧用能新格局。

强示范 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气温21摄氏度,设备运行正常。”5月6日,两江交汇处的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江北供电公司员工正穿梭其间开展现场查勘。目前,整个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的公共建筑都在使用江水源热泵和冰蓄冷系统。而为江北嘴区域内大型建筑群解决空调节能问题,是“重庆山地城市中央商务区智慧用能综合示范工程”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被定位为高档商务中心区和金融核心区,是集高档办公写字楼、金融服务设施和大型公益文化设施为一体的综合体。

“结合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的特点,国网重庆电力将在该区域全面布局泛在电力物联网重点建设内容,着力打造多维度、全方位的泛在电力物联网集中示范区。”国网重庆电力互联网部的常涛介绍。该示范项目包括基于多系统融合的低压停电到户智慧抢修、全电压等级电缆及通道多维感应、计量在线巡检与状态监测等32个子项,目前正在逐一推广落地。

“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山地复杂地形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打通上下游信息流。”常涛说。为此,国网重庆电力正在积极推进电力无线专网和5G网络建设,提升江北嘴地区通信网络“最后一公里”业务接入能力,全面满足多种业务接入需求。

便民生 构建新型在线公共服务平台

“月平均负载193千瓦,月平均负载率14.6%,轻载运行,经济性一般。”4月16日,来自重庆南岸区运达工业园的物业公司经理冷崇慧拿起手机,点击智能能源综合服务平台APP,工业园区3月份的月度用能分析报告瞬间生成。

智能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是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今年3月最新开发的应用。该平台可以接入客户用能设施,提供24小时智能监控服务。该公司市场与政策研究专责赵放介绍,他们用这一平台构建起线下智能运维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设备运行、维护监测、应急处理等服务,并通过用能监控及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解决方案。目前,该公司已为20家客户提供智慧用能服务,并将继续试点,为金融、商业等100个典型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打造智能能源综合服务监控中心,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统一开放、具有能源互联网特色的新型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国网重庆电力互联网部主要负责人表示。

拓业务 促新能源汽车产业“朋友圈”形成

“我现在特别喜欢开电动车,开燃油车还觉得不习惯。”4月15日19时,已有两年电动出租车驾龄的刘师傅接到了他的第12000位客人,言语间毫不掩饰对电动汽车的偏爱。

“车辆总里程8201千米,时速40千米每小时……”与此同时,刘师傅这辆电动汽车的最新动态显示在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上。“该平台已接入全市各类电动汽车及充电桩,并由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推广应用至其他省市。”国网重庆电力互联网部刘国平介绍说。

国网重庆电力自2015年起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发了重庆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渝e行”及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监测平台。目前,监测平台已稳定运行3年,累计接入电动汽车33857辆、充电设施14493个,技术成果已推广至安徽、广西、浙江等地。

国网重庆电力目前正深化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监测平台应用,深度开展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探索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服务产业链“1+N+M”商业协同发展新模式。“1+N+M”即借助“渝e行”,整合N类分时租赁、网约车等出行服务运营资源及M类配套产业(包括充电、运维、金融保险等)运营资源,推进运营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为电动汽车生产商与租赁服务商提供基础业务平台与基础运营设施,为客户提供“一笔押金、一次认证、一键租车、一览充电”便民服务,为政府新能源领域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宏观数据支撑。

刘国平与他的同事们正着力实施该项计划:“我们将积极拓展新兴业务,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朋友圈’形成,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港汇广场A座1101-1120室 电话:0551-65579619
ICP备案号: 皖ICP备1801566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