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机构 高管简介
旗下产业
设计咨询 工程建设 售电运维 教育培训 文旅农康
荣誉资质
企业资质 业务范围 信誉建设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集团动态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滚动新闻 招标公告 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致新员工书 员工风采 名称由来 大事记 教育培训
案例展示
工程业绩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电价改革:电网的减法与乘法

作者: 日期: 2019/5/28 16:41:01 来源:

5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济南主持召开部分地方减税降费工作座谈会。两星期前的5月10日,李克强总理曾就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情况听取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

那边厢,减税降费的政策接续落地。

5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5月7日,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直到5月15日,发改委再降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通知一出,很多人的心落定了。

从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提降电价后,不少业界人士都在讨论——

再降10%电价的空间从哪儿抠?电网何为?

为何一降再降?

谈钱,很敏感,谈电价,也如此。

然而,不得不说,降电价,确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理解降电价,至少考量两个层面。

第一层,要在“降成本”政策的逻辑中去理解。

2013年开始试点营改增,到2016年全面营改增,再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送出史上最大规模的2万亿元减税降费红包。近年来,减税降费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主基调,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

减税降费为的是降低企业成本,降电价降的是中小企业的用能成本。通过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国内的中小企业负担轻了,有资金,有活力,能够投入到技术及其他生产领域,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企业也能在就业消纳和居民消费上还利于民,进而增强内在经济动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降电价实打实地优化营商环境,能够吸引外资,进一步对外开放。

李克强总理曾概括降电价“一举多得”,并以电商为例:计算机耗电量大,降电价,电商可以让利给消费者,也可以促进产业发展。

同时,在市场波谲的当下,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对于提振中国制造业,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十分必要。

第二层,要在电力体制改革”的逻辑中去理解。

2015年中发9号文开始,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降电价既能释放电力体制改革的红利,同时其紧迫性也倒逼电力体制加速改革。除了部分“临时性”措施,国家发改委的两批降电价举措的内核在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电网环节收费,推进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改革,并提到了扩大一般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规模,体现的思路就是“抓住中间,放开两端”,与电力体制改革的逻辑一脉相承。

这两个层面的共同逻辑,其实就是降电价的逻辑——“以减法换乘法”,以“让利”换取时间与质量。最终指向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降的空间在哪儿

5月15日这波降电价举措包括了: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适当延长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增值税率降低形成的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以及扩大一般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区别于2018年,这一年的主打是“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通过电网企业让利腾出降价空间。

其实,这些降电价措施,涉及到具体操作层,并没有超出电价构成的范畴:电价从哪儿来,就要从哪儿抠。

销售电价=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含线损)+附加税及基金等。客户买电付的钱到底去哪儿了,这个公式已很清楚。

这两次降电价措施,发电企业都没有直接被“点名”,但考虑到此前下调煤电上网电价等政策,部分发电企业一定程度也在让利。电网企业在2018年降电价措施中,承担了降电价成本的80%左右,今年又将增值税率从16%调整为13%的改革红利,全部用来降电价。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则进一步降低通过电价征收的基金。

今年第二批降电价措施的前三种,属于实实在在的资金性的让利,这对于降电价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并没有“治本”。

第四种措施其实指明了继续挖掘降电价空间的着力点和根本性措施:积极扩大一般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规模,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这也恰是能够平衡发、供、用三方,让大家服气的降电价最优解法。

市场化交易为什么能降电价?

目前,电力交易市场中,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供大于求。发电企业千千万,用电客户能够挑挑看,甚至可以讲讲价,签订长期用电合约,还能走个“批发”,自然能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对发电企业来说,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约等于价格+稳定性,高效低成本的机组就成了香饽饽,还能靠实力换取更多发电利用小时数,而低效高成本机组的命运就不容乐观。

当然,市场化并不意味着“降电价非常爽,一直降价一直爽”。

长期来看,变数仍在市场内。市场化交易最终目的是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价格高低,市场说了算,受供需、成本等多因素影响。

但健康的市场能够通过供需平衡形成正确的价格信号,进而影响发电企业、用户决策,引导电源、电网、用户三方的投资、用能,从而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举个例子,发电企业当然愿意去缺电且电价高的地方投资设厂,卖得出去价格也高。用户对电价的反应更敏感:电价高了,用户要想缩减开支,只能节能降耗或搬到电价低的地区。这都是市场的有效调节。而扭曲的电价并不能反映出市场的真实状况,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发电企业扎堆在电力过剩地区投资,用电大户聚集缺电或输配电成本较高地区,在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后无以为继,最终发电企业亏损,用户承担高昂的用电成本。

稳健的市场很难一朝一夕建成。市场化机制的效果,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维度里显现。对待市场要有“父严母慈”的心情,政府引导,大家耐心呵护,市场这个“宝宝”才能茁壮成长。

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一点,中国股民应该深有体会。

降过之后谋新局

承受过多期待的降电价,对作为“国家队”的电网企业来说,是责任。责任意味着要付出。

以国家电网为例,2018年,降电价为用电客户减少成本915亿元。今年这个数目也不会小,大约也在数百亿元。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寇伟在不少场合都表态过,一定要把降电价的政策落实好,不负国家、人民期望,同时告诫员工:国网不仅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还要提起精气神转型,去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

单纯靠挣购销差价的时代已经结束。电网企业必须要有动作,也正在动作。

节流是基础。

“花钱的地方很多,挣钱的地方越来越少。”今年年初,寇伟就在国家电网公司“两会”上再三提及要“过紧日子”。通过加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本降下来,效率效益提上去。

该抠门时要抠门。大刀阔斧减少跑冒滴漏,提高多维精益化管理水平,落实“放管服”,一切能有效省钱的方式,国家电网正在推进。此外,还要做好投资可行性研究,避免浪费型投资。节流工作往往动力不足,毕竟涉及实际利益。但“自律才能自由”,是“减肥”箴言。

该讲理时要讲理。国家电网要在近期国家发改委输配电价成本监审意见征求中,摆事实,讲道理,把输配电涉及到的成本厘清,大伙看着透明,自己也心里踏实。

开源是关键。

寻求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是目前国家电网的发力点。

该用长时要用长。国家电网长期运营电网,非常擅长调度用能,可以发扬长处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在今年年初,国家电网定下了实施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两年行动计划,营业收入力争超过95亿元——这个数目在国家电网总营收体量中虽小但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该出手时要出手。保稳电网传统业务之外,要继续发力其他新兴业务。2019年,国家电网定下了金融、产业、国际业务三块业务,要占年度利润贡献率的一半。上一年度,这三者撑起了总利润的48%。

另外,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也依然很有必要,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用户增加用电负荷,实现双赢。

必须看到,电价牵扯到的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作为大国重器,电网也需要保证“合理收益”。

一则电网不止卖电一个角色。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电源结构三个因素要综合考量。守住电网安全红线、改善网架消纳新能源等都需要数目不小的投资。

二则电网在公共服务上投入了很多真金白银。比如,电网会为偏远地区一户人家的用电立杆架线,这其实是不经济的,但又是央企责任担当。

实践证明,电网有能力运用好资源。例如特高压技术与建设,有力地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圈。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正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电网作为国家队的新担当。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港汇广场A座1101-1120室 电话:0551-65579619
ICP备案号: 皖ICP备1801566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