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机构 高管简介
旗下产业
设计咨询 工程建设 售电运维 教育培训 文旅农康
荣誉资质
企业资质 业务范围 信誉建设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集团动态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滚动新闻 招标公告 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致新员工书 员工风采 名称由来 大事记 教育培训
案例展示
工程业绩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拥抱物联网 综合能源服务前景广阔

作者: 日期: 2019/5/28 16:45:47 来源: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的成果。“物联网+”正成为推动能源产业革命的中坚力量。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搭乘“物联网+”的东风,有望走出一条发展新路。

当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物联网应用纷纷落地,蓬勃发展。如果说“互联网+”拉开了“信息融合”大幕,那么“物联网+”则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新模式。作为现代工业的引擎,能源领域也在积极拥抱物联网。

2019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加快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大部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物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注入了强心剂。作为电网企业的新兴业务,综合能源服务在“物联网+”浪潮中,加什么、怎么加,才能创造出更高价值?

“物联网+”为能源领域新兴业务创造价值增量

经过近20年探索,物联网在各个层面不断趋于成熟。在政策层面,物联网相关国家标准、《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在产业层面,物联网已经从集中于自身技术探索的发展阶段,步入了与工业相结合的阶段。在企业层面,新兴物联网企业不断涌现,工业巨头亦纷纷向物联网领域进军,共同促进了物联网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就能源领域而言,物联网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电表、节能照明、配电监控等。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数据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上述应用场景和物联网共识体系架构,能源领域“物联网+”可以细化至能源设备层、感知层(传感层)、边缘层、网络层(传输层)、平台层(数据层、学习层)、应用层6个重点层级。

这些层级形成了从工业物理系统到数字化应用的工业物联网架构。每一个层级在向上级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接受来自下层的服务。目前,每个层级已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但要连接所有不同层级,仍是一件颇有难度的工程,需要整体架构的设计和整合。

综合能源服务是在能源系统终端能较好承载“物联网+”的业务。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价值挖掘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综合能源服务商创造巨大的“价值增量”。

融入物联网理念,综合能源服务将有哪些新变革

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领域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前沿力量。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中融入物联网理念,将从硬件、业务、市场等层面为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终端设备的泛在接入将推动能源系统硬件的升级换代。一个典型的手机大约有10到20个传感器,一个大型工业设备常有超过100个传感器。如果将传统的能源站、能源输配网络、储能装置、用能设备等改造升级为智慧能源站、智慧能源输配网络、智慧储能装置、智慧用能设备等,并统一接入物联网络,能源系统将从硬件层面发生根本上的升级换代,向着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能源数据资产的激活将带来持续优化的业务价值链。传统能源服务业务重点集中于能源销售、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站运营维护等。随着能源数据的进一步利用,业务将实现信息化升级,业务价值链将被有效延长。未来,随着数据的深度挖掘,能源系统可进一步实现“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业务价值链将得到持续优化。

客户的驱动力量将引导能源服务市场化升级。每个客户都是一个数据源,当客户的互联互通水平、数据整合挖掘深度不断提升时,自下而上的客户驱动力将随着客户的不断接入呈现指数级增长。“数字会说话”,能源服务商将能得知客户到底在哪些环节需要怎样的能源服务,从而促进能源服务产业的全面升级。客户也将对能源服务商和能源服务业务拥有更加自由的选择权。

业务变革与管理升级将加剧产业制高点的争夺。综合能源服务和物联网分别是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竞争的焦点。在信息化、平台化的竞争生态中,谁能率先从管道式线性价值链创造转向平台型动态价值网络经营,谁就有望掌握产业生态的主导权。因此,综合能源服务商要由内向外转移管理重心,构建贯穿“数据-信息-知识-智能”的工作流程,并整合资源,改进和优化经营、组织管理方式,构建更高效的服务运营体系,以适应多变的市场,抢占制高点。

面临诸多挑战,“物联网+”综合能源服务如何走向深入

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刚刚起步,还面临来自技术层面、商业层面、项目层面、企业层面等各层面的诸多挑战,需要从终端接入、平台应用、项目示范、企业合作等环节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终端设备的泛在接入是“物联网+”的基础。但目前终端采集覆盖面远远不足,缺乏面向客户和设备的流量入口,亟须创新营销手段,实现客户的主动接入和网络效应。与此同时,核心芯片、传感设备、能源路由器、操作系统等也亟须实现更好的跨界应用。以传感器为例,目前市场上的传感设备种类多达百余种,但大部分设备还无法达到高精度、高频率、低成本、低功耗、集成化、微型化等大规模应用要求,设备跨行业应用研发即将迎来加速化进程。

平台层和应用层是集中实现能源数据整合、状态感知、需求预测、优化运行、精准控制等功能的核心架构。但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目前只能达到数据整合、运行监控等基本要求,多能源优化互补、区域能源优化调度等高级应用或难以实现,或效果欠佳。因此,当务之急是明确平台应用的思路和脉络,想清楚利用能源数据要实现哪些功能,才能有的放矢,高效利用能源大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将“知识”凝聚为“智慧”,带来更大经济社会效益。

应用示范是物联网技术构想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应用的先行先试。从以往较少样本的示范项目经验来看,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相融合的示范项目有时难以实现最初的构想。即使不考虑成本的因素,示范项目也应该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和商业模式难题,探索出一条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的成功路径,寻找到客户、能源服务商、物联网企业的诉求结合点和利益分配办法,找到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形成可以复制和推广的规模化特色应用。

信息行业与工业行业的合作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综合能源服务商、物联网企业、设备厂商、工程公司等各类市场参与主体需要各司其职,明确合作范围和职能分工。各类物联网企业可在各自不同层面做好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同时在本层面开发好准入接口,提供有权限控制的数据访问,为上下层提供业务合作的渠道。综合能源服务商应整合各个层次的技术和服务,强化深度合作,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构建产业生态。

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应用任重道远,但其发展如火如荼、势不可挡。面对技术融合的挑战、商业模式的缺乏、跨行业的壁垒,所有市场参与主体应以合作促共赢,推进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应用,以激发市场潜力、创造全新价值,推动实现能源领域深远变革。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港汇广场A座1101-1120室 电话:0551-65579619
ICP备案号: 皖ICP备1801566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