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机构 高管简介
旗下产业
设计咨询 工程建设 售电运维 教育培训 文旅农康
荣誉资质
企业资质 业务范围 信誉建设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集团动态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滚动新闻 招标公告 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致新员工书 员工风采 名称由来 大事记 教育培训
案例展示
工程业绩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国网节能服务 任伟理: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 全面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作者: 日期: 2019/6/6 17:27:55 来源:

积极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建设

充分发挥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和转换利用中的枢纽作用,发起并创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联盟,打造资源共享平台、营销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能源高端智库,推动产业政策出台落地,促进行业标准更新完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赢的产业生态圈,与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架构,建设运营“绿色国网”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平台化、生态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为传统电网赋能,促进管理、运营、服务全面升级。充分发挥客户用电数据优势,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与客户侧资源,推动数据共享,促进数据价值的有效挖掘,形成线上线下相助相融的生态链系统;推动行业各方进行价值交换和价值创造,形成汇聚全产业链业务和数据的核心枢纽。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营造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生态环境,在打造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创新高地。

面向综合能源服务领域重大技术攻关需求,加强科技项目顶层设计,加大科技投入。以国网节能公司为主体,联合央企及国际国内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共同体,与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发起筹建行业专委会和标委会,构建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编制能源互联网/微能源网协同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标准,建立能效认证和评测体系。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项目,培育国家级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推动国网节能公司通过混改引进技术、市场、管理等关键要素,联合社会资本,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打造科学灵活的股权架构和激励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共同开拓大市场,做好大项目。聚焦能源发展态势和客户多元用能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资源整合,缩短业务和管理链条,推动构建适应“三型两网”要求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营销组织模式,优化市场营销业绩考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激发营销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加快壮大产业集群

围绕业务定位,统筹相关资源,打造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集群。以“绿色国网”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为重要抓手,发挥“引流”“赋能”作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能效服务、储能、专业运维等重点业务;提前培育氢能、区块链能源交易、能源数据增值和碳交易等前瞻业务;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海上风电和供冷供热供气等多能服务业务;通过引进吸收、投资参股等方式,联合研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智能感知芯片、能源路由器、相变蓄热、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压电极式电锅炉以及电解水制氢等高端核心装备。建立从投资、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全方位“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美丽中国建设等,面向智慧城市、产业新城、大型园区以及县域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规划,培育、打造一批投资在10亿级以上的重大示范项目,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建设,形成技术先进、经济可行、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商业模式。以多能互济、清洁高效为导向,在钢铁冶金、装备制造、交通枢纽、物流仓储、化工制药、高校、医院等重点行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整体解决方案,优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打造各行业综合能源服务精品标杆工程。开展以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为主的县域能源循环经济圈试点示范建设,支撑城乡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联合高校、科研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各部委、公司重点科技示范工程,提升“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用能优化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港汇广场A座1101-1120室 电话:0551-65579619
ICP备案号: 皖ICP备1801566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