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机构 高管简介
旗下产业
设计咨询 工程建设 售电运维 教育培训 文旅农康
荣誉资质
企业资质 业务范围 信誉建设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集团要闻 集团动态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滚动新闻 招标公告 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致新员工书 员工风采 名称由来 大事记 教育培训
案例展示
工程业绩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园地 先进典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抢装”行情难持续 风电整机商要做好迎接低谷的准备

作者: 日期: 2019/9/18 17:25:53 来源:

风机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

半年时间,风机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震荡。风电整机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

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中国风电市场新增装机容量下滑,市场萎缩使得整个行业弥漫着焦虑情绪。近在眼前的平价压力、不确定的市场形势,成为2018年风机降价潮的直接导火索。迫于严峻的市场形势,不少整机商寄望通过价格优势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低报价频频出现。

“在去年11月的一次招投标中,某风电整机商报出了2850元/千瓦的低价,刷新了风机价格的新低。”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2019年春节过后,风电整机价格开始呈现回暖迹象。

大拐点出现在5月。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政策,敲定风电上网电价。明确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

政策一出,业内哗然。紧张的情绪在风电开发商中立刻蔓延,“抢装”一触即发。“多抢一个项目,就能保住一个项目的高电价。”有开发商坦言。

开发商抢装导致了风机价格迅速上扬。议价的天平开始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整机商一侧倾斜。目前,陆上风机价格已达3700元/千瓦,业内预计很快将突破3800元/千瓦。这意味着,相比去年底的价格,已经反弹了接近1000元。

5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及《2019年风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有序按规划和消纳能力组织项目建设、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全面落实项目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等措施,力促风电行业平稳度过平价前的“最后一公里”,但仍无法扼住行业“抢装”的步伐和蹿升的风机价格。

供应链无法跟上市场突变的节奏

开发企业抢电价,整机企业抢交付。然而,整机企业的交付能力不仅受制于自身的装配能力,更受限于核心零部件的供应能力。

巴沙木是风机叶片的重要芯材,其成本占到整个叶片成本的20%以上,对叶片价格影响颇大。受产量锐减、需求旺盛、缺少替代材料等因素影响,巴沙木的价格已经比去年翻了一倍,但仍供不应求。

“目前,制约叶片产能的最大因素就是巴沙木的供给情况。”中材叶片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叶片外,轴承、齿轮箱、大铸件等风机部件同样全线告急。

基于可靠性要求和运维成本的考虑,国内一线整机商大多采购国际知名品牌SKF或FAG轴承。“这些国际大厂商的产能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中国风电市场的抢装而去增加产能,整机商必须提前锁定这些国际大厂商今后一两年的产能,否则只能用国产轴承替代。”某券商机构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除了采购价格的因素外,还要看历史上的合作关系以及今后双方的长期合作前景,从而决定把产能分配给哪家整机商。”

LM叶片大客户经理陈雅亮也表示:“中国市场占全球业务的1/3,LM会通过全球市场均衡的策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不会因中国市场抢装而盲目扩张产能。”

永冠能源科技集团执行董事李奕苍告诉记者,从表面上看,中国风电铸件产能确实很大,产能约达120万吨/年, 但实际上能符合大兆瓦容量风机铸件的产能仅为20万吨/年。

业内预计,陆上风电抢装将持续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抢装将持续到2021年底。未来两年,风电零部件将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整机商要做好迎接低谷的准备

电价政策调整导致整机商尤其是头部整机商手中的订单成倍增长,去年底还在为获取订单而进行价格战的整机商,现在却在为交付订单而发愁。订单太多反倒成了甜蜜的烦恼。一些整机商囿于有限的交付能力,只能做出无奈选择:保大客户订单,弃小客户订单;保高价订单,弃低价订单。

与此同时,曾经为订单发愁的第二梯队整机商获得不少头部整机商“吐”出的订单。“上一个产业周期,我们没能把握住机会跻身前列,这次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团队上下都特别关注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不能再因一个细小疏忽错失发展机遇。”一位排名中游的整机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有分析认为,由于这波抢装潮,整机商原有的整合格局可能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来濒临出局的整机商获得了“续命”机会,企业的命运轨迹或由此发生改变。

一方面,供应链紧张,零部件紧俏是事实,另一方面,整机商又坚称自己的交付能力没问题。

与国际厂商不同的是,切身感受到交付压力的国内整机商很难抑制住扩产的冲动。在此轮“抢装”行情面前,不少国内风电产业链企业都在招兵买马、添置设备,以应对交付高峰。某国内整机商曾公开表示正在扩充叶片生产线产能。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去年底的风机价格水平,整机商大多处于亏损状态。按照当前的风机价格水平,整机商的毛利可达25%以上,是比较健康的盈利水平。

“不过,从长远发展来看,当前的风机涨价未必是好事。由抢装造成的短期涨价并不可持续。高峰过后必是低谷。两年后,抢装行情消退,供需恢复常态,盲目扩张的风电产业链企业可能会倒闭一批。”上述分析师称。

避免政策对产业形成大起大落影响

对整机商更大的挑战是,如何应对“抢装”之后的“平价”时代。据测算,平价之后,新疆的风电上网电价将低至0.25元,宁夏的风电上网电价将低至0.29元。

在工程成本无法压缩的状况下,压低整机设备成本将是大概率事件。到那时,风机价格有可能回落到2018年底的水平。

“这些年,国内风电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业政策的节奏把握得好。期待今后的产业政策能够更加平稳有序,避免类似一刀切的政策对行业形成大起大落的影响。”一位风电整机商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原主任李俊峰看来,抢装是政策导向的必然结果,国外也是如此。关键是企业自身要有定力。

降电价似乎早有迹象可循。2016年底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就已明确,到2020 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即“风火同价”目标。2018年5月,国家能源局推出竞争性配置风电项目的举措,“竞价”被认为是“平价”的前奏。


地址: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潜山路交口港汇广场A座1101-1120室 电话:0551-65579619
ICP备案号: 皖ICP备1801566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407号